新密周边地图查询地图导航 新密地图,新密地图查询,新密地图全图,新密高清地图—旅游地图高清版!

.返回首页| 昆明国际旅行社

新密到云南旅游参团报名专用QQ:1844838059

  • 新密地图
  • 新密地形地图
  • 新密旅游地图
  • 新密卫星地图
航班 酒店 地图 邮编 天气

查看新密旅游地图 新密地图全图——新密地图全图高清版

——新密地图简单功能:鼠标左键双击(放大)、右键双击(缩小)、左键可拉动地图。——
新功能:点击新密全屏地图,可以放大地图“全屏”查看哦!

新密市市区中心街道地图

  新密市区中心街道地图

  新密市资讯

旅游资源:新密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8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出生,立宫建殿、建都定国,开创了华夏一统基业,缔造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今已有2000余年。境内名胜众多,风光秀美,轩辕丘古城寨城址、黄帝宫、郑公墓、汉墓锺华夏之灵,青屏山、神仙洞、香峪寺、桃花源毓溱洧之秀。轩辕丘古城寨址的发掘,被评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已被专家考证为黄帝古都轩辕丘。
一黄帝宫:黄帝宫,又名云岩宫,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35公里处,新密东南刘寨乡境内。曾是轩辕黄帝建宫筑殿、练兵讲武、研创八阵图的地方。相传黄帝初战蚩尤失利后,退居此地,潜心养志。用风后、力牧为相,研兵习武,整饬兵马,至今还有养马庄、仓五村、拜将台、宫殿、轩辕门,讲武门等古建筑遗迹。黄帝宫被誉为“中华人文始祖圣地”、“天下第一宫”、八阵兵法研创地。这里山水秀丽,风光旖旎。自古流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和动听的歌谣:“南京到北京,不如云岩宫。三柏二石一所庙,王母娘娘坐空中。石头缝里长柏树,老龙叫唤不绝声。黄帝风后研八阵,云岩立宫聚群英。”?,黄帝宫位于武定湖北岸,依山傍水,环境幽雅。人祖轩辕洞内,黄帝与风后的塑像神态悠然,栩栩如生,似在谈古论今,议安天下。讲武场、祖师殿、议事亭和嫘祖草堂,似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大殿四周,使整个殿宇错落有致,层次格外分明。
二尖山:尖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郑州西南35公里的新密市西北尖山乡境内,溱洧流域古老而神秘,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景区由神仙洞森林公园、凤凰山、飞龙峡、桃花源等组成。神仙洞在尖山乡东,又称“仙宇灵源”,传说是神仙广成子的居所,包括洞、斗龙沟、鬼谷、桃花园、红石林等,面积21平方公里。洞深5000米,与双乳峰和龙沟相连,洞内钟乳、石笋造化成神话人物和宫阁台榭,十分逼真。洞内石柱如玉,两壁石佛,暗河密布,叹为观止。洞外林木葱郁,群山倒映在仙女湖中,还有郑韩长城、神秘鬼谷、天门池、千年古槐、古塞堡群、石窟造像和石器时代遗址,自然人文争艳,多名人足迹。飞龙峡在洞西10公里处,奇峰怪岩,龙溪贯流,曲折幽深,生态自然。凤凰山森林公园在洞南5公里,风光旖旎,森林密布,有千年古刹香峪寺。区南的桃花源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情景相似。
三县衙博物馆:密县县衙始建于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毁于元。密县县衙位于新密市老县城正中心,座北朝南总占地面积25000余平米,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经沧桑一千四百年,一直是密县境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存这座气势辉宏的州治衙署,就是驰名国内的密县县衙,密县县衙始建于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是国内现存历史最久的官署衙门,尤其衙署内的监狱历代沿用到2003年,专家称监狱使用之最,就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奇迹。所以在文物界有“华夏第一衙”之称!县衙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形成五进院落,整座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结构严谨,集中体现了古时官衙庄重、肃穆的威严气势。
四打虎亭汉墓:打虎亭汉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市西南6公里的新密市,是全国最大的汉墓之一,东西两墓并列,距今已有1800多年。这是两座东西并列的大型东汉墓。西为画像石墓,东为壁画墓。两座墓都有长而宽的斜坡墓道。两墓相距约30米,墓室建筑形式和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用巨大的石块和大青砖砌券而成,规模宏伟。墓壁保存有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的石刻画像和壁画。西墓庞大,用砖石筑成,分七室,总长25.16米,宽17.8米,中室高4.88米。墓底铺煤,厚0.5米。墓内画像、石刻丰富,雕刻风格独特。东墓规模略小,壁画多是模拟墓主生前的庄园生活,有收租、坐厨、迎宾、宴饮、舞乐和百戏、相扑、车马出行、侍女图等。该墓于1963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月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三皇之世初为伏羲女娲之故里,后为炎帝所伐之补遂。:河南大学教授、全国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张振犁先生对“浮戏山”和新密历史文化的调查考证后认为:“大部分位于新密的浮戏山即以伏羲氏命名的伏羲山,是伏羲氏的故里。”他在《“浮戏”本是“伏羲山”,华夏文明此有源》一文中说:“新密市远古伏羲时代的文化,正是‘三皇’之世的典型地区。新密市不仅有补国城的遗存,而且伏羲还曾将女娲封国于汝水之阳。”河南省农牧局干部陈志忠通过对蚕丝文化和尖山乡“浮戏山”的数年研究认为:《山海经》中的浮戏山,主体在今河南密县。分支于登封、巩义、荥阳等县。密县的“密”字,原始为“宓”,后为“密”。“伏羲与河洛文明有显著的关系。他的子孙后代,世代居住在伏羲之山和由此山发源的汜水流域,这可以肯定他是河洛地带、汜水之间的古老氏族,三皇之世的补国即伏羲氏燧人氏之史迹鼠总之,伏羲之山和汜水之源地的密县应是伏羲氏族的故里。”,综上所述,诸书和专家、学者均言:大部分位于新密的浮戏山是伏羲时代的故里。后世所建立“羲国”和“补国”现在在密仍有遗存。故新密之地是三皇之世初伏羲的故里,到炎帝曾被讨伐,春秋时被郑武公所灭。位于县西的伏羲山和补国,都是羲皇及其后裔重要活动之地。
五帝之初为黄帝之都轩辕丘:《史记,五帝本纪》中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时期称为五帝时期,黄帝为五帝之首。又据《路史,疏仡纪》:“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别姓者十二人,姑,其一。密,姑姓分也。”在发表的《五帝时代的都城考》中认为:“黄帝为有熊国君,故有熊应为国名,轩辕丘是都城,位于新郑的西北,新发现的新密市古城寨龙山文化古城址可能是轩辕丘。”“从叠压关系看,城墙晚于仰韶文化晚期和河南龙山文化早期。……古城寨是一座建于龙山文化中期的古城无疑。古城寨是一处河南省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保留最好,意义最为重大的龙山文化城,应是黄帝的轩辕丘。”,2003年11月初中国古都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在我市召开了“黄帝古都轩辕丘论证会”。会上众多专家认为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证实黄帝古都轩辕丘就在新密溱洧流域,古城寨城址就是黄帝所居轩辕丘。由上大量事实可知,我新密市在五帝之初黄帝时为其都城轩辕丘所在地。
帝喾时期为祝融氏之墟:据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马世之先生多年研究的成果,在《新密古城寨城址与“祝融之墟”问题探索》一文中谈道:“《史记,楚世家》云:‘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高辛氏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祝融之族起源甚早,但其兴盛时期大体上在帝喾高辛氏居于华夏集团盟主地位之时。……祝融之族活动地域最早在豫中的嵩山地区,其范围包括今新郑、新密、登封、郑州一带。”“新密市东邻新郑,北连郑州,正是古代祝融部落活动的重要地区。……其中,只有古城寨,城址应是祝融之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他又说:“因而古城寨内发现宫庙建筑,俱有都邑的性质……应为祝融时的都城。”又据《通典》:“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o”从以上大量文献和专家考证,祝融之墟亦居于黄帝时的都城轩辕丘之地。故我市在五帝的中期帝喾之后为祝融之族的都城,祝融之墟的所在地。
五帝尧之后为郐国之都城所在地:《史记,楚世家》载:“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日昆吾,二日参胡,三日彭祖,四日会人,五日曹姓,六日季连,芈姓,楚其后也。”郑玄《诗谱。郑桧谱》云:桧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桧国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祝融氏名黎,其后八姓,唯坛姓桧者处其地焉。《世本》曰:“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为之女如女贵,是生六子……其四日求言,是为桧人。……居两水之间,食溱洧焉。徐广日:郐在密县,坛姓矣。”《水经注》:增(溱)水出郐城西北鸡络坞下,洧水东南经城南郐地。居溱洧之间,二水合流,故以会名国。桧者,假借字耳。《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云:郐城在密县东北五十里,接新郑界,周初封国,《诗》有《郐风入郐、桧也可以写作会,与其始祖会人有关;也与国于溱洧二水会流处有关。省社科院研究员马世之先生说:“郐与祝融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文献记载,郐城就建在祝融之墟。……我们认为古城寨城址既是‘祝融之墟’之所在,也是其八姓六子中会人后裔坛姓所建立郐城。”明《大明一统志》、《禹贡》:“豫之域,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又据春秋之《国语》、《史记·郑世家》、《汉书》、《竹书纪年》等大量史料记载郐国于春秋之时周平王二年被郑国第二代国君郑武公所灭。由上可知郐国继祝融之后,于尧、舜之后仍立国于祝融氏之都,改名郐国都城,历经夏、商,至西周初仍封黄帝后郐国与此,直到春秋周平王二年被郑武公所灭。郐国在五帝后期到西周仍存在一千余年。这期间新密大部分地区属郐国,并是郐国都城所在之地。
西周初到春秋为郐、密二国并存:又据《路史·疏仡纪》:“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别姓者十二人,姑,其一。密,姑姓分也。”《国语,周》“一年,王灭密。”注日:周初姬姓之国。在今河南密县东南,为周恭王所灭。《盟会图》云:“(密)国圻内国,宣(恭)王灭之,此河南密。”由此可知,在西周初到春秋之时,在密县仍存在一个周封黄帝后裔的一个小国——密国,存在三百余年后被周恭王灭之。《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密县,古密国也,亦郐国之地。”所以在西周到春秋之时密县分别属郐国和密国。
春秋时为郑国都城并设新密邑:春秋《国语·郑语》:“(郑)桓公为周司徒,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贪冒。君若以周难之固,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焉。若克二邑,邬、蔽、补、舟、依、嘿、历、华,君之土也。若前颍后河,左洛右济,芊隗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唯是可以少固。”《汉书,地理志》:“郑桓公寄孥与贿于虢、郐,郐受之。后三年,幽王败,桓公死,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卒定虢、郐之地,右洛左济,食溱、洧焉。土狭而险,山居谷汲,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郑诗曰:‘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又曰:‘溱与洧,方灌灌兮,士与女,方秉兰兮,洵于且乐,伊其相谑。’此其风也。”,郑国东迁之后,据《春秋》:“僖公六年(公元前654年)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左传》:“诸侯伐郑,围新密,以郑不时城也。”杜预注:新城,郑新密,今荥阳密县。又《左传》注:实新密。由上可知,郑建都与溱洧后,郑文公因交流寨一带“土狭而险,”“山居谷汲,”不适合越来越发展的郑国。就在此东部二十余里的开阔地带建一新都城(今郑韩故城)。就不分季节加紧筑城,因而招来以齐桓公为首的诸国的讨伐。当时诸国讨伐的目标定在新密邑,即今之大隗镇。说明当时我们新密这块地方已设新密邑。
战国时属韩国,又曾为楚所辖:《史记飞6世家》:“郑君乙二十一年(韩哀侯二年,即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并其国。”此后新密即属韩国所辖。《韩策》:“韩公叔与几瑟争国,郑疆为楚王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合世子。”《楚策》:“城浑说新城令,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注:新城,郑新密,今荥阳密也。汉北海,河南皆有。此属楚,盖河南密也。就是在韩国公叔和公子几瑟争位时,楚国曾乘机占据了新密之地,新密隶属楚国十段时间。
秦时属颍川郡:秦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郡下辖县,随设密县,属颍川郡。《史记·韩世家》:“秦虏(韩)王安,尽人其地,为颍川郡。”
汉袭秦制仍置密县,属河南郡,治在大隗,《前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密。”颜师古曰:“故国,有大隗山,·淠水所出,南至临颍人颍。”
东汉属河南尹:《后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注:秦三川郡,高帝更名,世祖都洛阳,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改曰河南尹,密。”东汉光武帝十五年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密县仍属河南尹所辖。
三国时属魏国司州河南郡:《地理通释》、《通典》云:“魏居中原,有州十二,有郡国六十八。”《晋书·地理志》:“魏氏受惮,即都汉宫,司隶所部河南、河东、河内、宏农并冀州之平阳,合五郡,署司州。”在魏曹还称帝后,全国设十二州,六十八郡。密属司州河南郡。
晋属司州荥阳郡:《晋书·地理志》:“晋居魏都,:乃以三辅还属雍州,分河南,立荥阳,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废东郡立顿邱,遂定名司州,以司隶校尉统之。”荥阳郡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密,故周畿内。晋代新密属司州荥阳郡。
刘宋属荥阳郡,《宋书州郡志》:武帝(刘裕)北平关、洛,河南底定,置司州判史,沿虎牢,领河南、荥阳、宏农实土三郡;荥阳领京、密等九县。北魏孝文帝初属荥阳郡,后分治武陵城曲梁城,属广武郡。《魏书·地形志》:“荥阳郡密,二汉属河南,晋属。治密城,有承云山、青烟台·、开赐山、大龟山、子产墓、卓茂冢、祠。又广武郡,领县五。曲梁孝昌(北魏孝明帝)中分密置,有武陵城、曲梁城。”
北齐复置密县,属荥阳郡。治故密城(今大隗镇),《隋书·城理志》:“荥阳郡售:城。注:后魏置曲梁,后齐(北齐)废。”,《太平寰宇记》:“高齐(北齐)文宣(公元550年),移理于今县东四十里故密县城(今大隗镇)为理。”
北周属荥州,寻政荥州又为郑州:《隋书,地理志汜巳水注:后周置荥州。《太平寰宇记》:“后周建德六年(公元五,七七年)灭齐,是年统于周宇文氏。属荥州。”,《通志》:“后周改郑州。”
隋朝密隶属仍和北周一样,县、省入焉。寻置管州,后仍为郑州,复置密县,治迁古法桥堡城,《太平寰宇记》:“属郑州。(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移今理,即古法桥堡城。”
唐置密州,并置零水(县治在今新密刘寨镇故县)、洧源(县治在今登封市大冶镇北)二县,寻废省,复制密县,属郑州:寻改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唐书,地理志》:“河南省河南郡,密、畿。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以县置密州,并置零水、洧源二县。四年(公元621年)州废,省零水、洧源,以密隶郑州。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隶属。”,《说嵩》:“府郡并设,始于此,府以统郡”
五代仍为密县属郑州:《五代史,职方考》:“洛阳,梁—、唐、晋、汉、周常以为都,唐故为东都,梁为西都,后唐为洛京,晋为西京,汉周因之。”,《通志》:“属河南府。”,上述《职方考》称:洛阳在后梁、后唐、后汉、后周时经常作为都城。欧阳修认为并不见于五代史是因为都沿袭唐时属辖,故《通志》认为密仍属河南府。
宋属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郡。后割隶郑州,旋复属河南府。《宋史·地理志》:“河南府、洛阳郡,因梁、晋之旧为西京。皿宁五年(公元1072年)分隶京西北路。密,畿。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割隶郑州。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还隶府。”
金、元属南京(汴梁)路郑州。元改密云县,割属钧州。《金史·地理志》:“南京初曰汴京,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更号南京。郑州,(中),防御。宋荥阳郡奉宁军节度(使)。密有大隗山、溱水、洧水。元属汴梁路郑州,后割隶钧州改为密云县。”,《元史·地理志》:“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十二。汴梁路,(上)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领州五。郑州,(下)。元初,领新郑、密八州县。后割新郑、密属钧州。钧州,(下)。伪齐置(金封宋济南知府刘豫为伪齐皇帝,都大名)颍顺军。金改颍了顷州,又改钧州。(元)至元二年(公元1274年),又割郑州密县来属。密云,(下)”
明复为密县。属开封府钧州,又称禹州。隶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明史·地理志》:“开封府禹州,元曰钧州。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四月避讳(皇帝朱翊钧)改日禹州。领县一,密。曾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六月行中书省为承官布政使司。”
清朝因之,属直隶禹州,改属许州府,旋属开封府。: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禹州为直隶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许州为府,以密属焉。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府废,改属开封府。
中华民国属豫东道、开封道、河南省、第四、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版《密县志》:“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州府,将豫省划为东、西、南、北四道。豫东道辖三十八县,密与焉。”“三年(公元1914年)内务部颁发行政区划一览表,复将豫东道改称开封道,属县悉仍其旧。”,《中国地名词典》:“国民政府成立,道废,直属河南省。”,1946年《河南省行政区划表》:“第四区辖:郑县、广武、汜水、密县、禹县、长葛、新郑。”,1946年《河南省行政区划表》:“第一区辖:荥阳、汜水、密县、禹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隶属郑州专区、开封专区、郑州市、开封地区、郑州市。:《河南省地名词典编纂简讯》:“1952年陈留专区和郑州专区合并,命名为郑州专区。”“1955年郑州专员公署由荥阳迁驻开封市,更名为开封专员公署,称其管辖的地区为开封专区。”,1985年版《郑州年鉴》:“1958年12月经河南省人民委员会37次会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将原开封专区西部的荥阳、密县等五县划归郑州市管辖。”“1961年12月10日,省委决定将荥阳、密县等五县划归开封地区管辖。”,1984年版《河南年鉴》:“1983年9月1日,国务院批准河南部分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报告,将开封地。区的巩县、新郑、密县、登封、中牟五县划归郑州市管辖。”,1974年因密县老城地下储煤丰富,新密矿务局准备开采,经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县城搬迁,经多处调查,最后将新县城地点定在老城北方四公里青屏山韩庄村一带。7月10日,密县新县城筹建处成立。1979年9月,密县新县城经数年建设已初具规模,县委、县革委及县直部分单位迁入新县城办公。1982年8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密县来集乡和城关镇的惠沟、五里店、楚沟、杨寨、高沟、甘砦六个大队(村)划出,成立新密区,属郑州市管辖o,1987年3月11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郑州市新密区,原所属的来集、七里岗乡划归密县。1994年4月5日经国家民政部报国务院批准,撤销密县,设立新密市(县级)。省政府通知:委托郑州市代管。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批11994]51号文‘关于河南省撤销密县设立新密市的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密县,设立新密市(县级),以原密县行政区域为新密市的行政区域。”,河南省人民政府4月20日“豫政文[1994]84号文‘关于撤销密县设立新密市的通知”’指出:“省政府决定,密县改为新密市后,委托郑州市代管”。
地名由来:密县的由来有几种说法。一曰:因山而名。清,嘉庆二十二年《密县志》:“密县属河南郡,乃卓太傅治邑,盖以山得名。”《汉书·列传》:“长社钟皓隐居密山。”注曰:密县山也。《名胜志》载:“古密,郐国之地,亦称密国,因山名也。”又曰:“古密城在山之东四十里,汉卓茂所理,蝗不入境;今密县在山东北三十里。”《说嵩》:“香山之东接趾,曰密岵山,亦日密山。高不及二室之半,而挺矗巽维,实为左障。”,二曰:因密国而名。《路史·疏仡纪》:“黄帝之子别姓者十二人。姑其一;密,姑分也。”又《盟会图》:“密国,圻内国,宣(恭)王灭之。此河南密。”注:齐桓公密妃国。乐史《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密县,古密国也,亦郐国之地。”《前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密。”颜师古曰:“故国,有大隗山,异水所出,南到临颍人颍。”《国语,周》:“一年,王灭密。”注:周初姬姓之国。在今河南密县东南为周恭王所灭。三曰:因密县地势而名,《尔雅》:“山如堂者密。”《说文解字》:“密,山如堂者,从山,宓声。”《中州杂俎》:“密县东北有如堂庙。古者县大郡小,一县凡有四郡,取乡落群聚之义,后乃升郡领县。此庙(如堂庙)当是密如堂郡故地。”,以上三种说法,第一种称密县所有之山为密山示为笼统,无确切所指;第二种说法没说明“密”的真正涵义。第三种说法“山如堂者密”为渊源深厚,概括面广,理由最确切。因为它是着眼于密地总的地形、地势而谈。首先,密县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面地势平坦,境内诸多河流除圣水峪之水外,均汇集于洧水向东流去c地形似堂屋,朝向东方。为此,一九九0年密县县志办和密县地名办经省内专家论证,以“密县,古密国,《尔雅》:‘山如堂者密’,因以为名”。确定为密县名称的由来,并报县人民政府批准,以密政办(1990)41号文发至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县地名办公室、县史志办公室关于对密县名称由来和洧水表述问题的报告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上一篇:地形地图 下一篇:新密市、区、县、村各级地图浏览
声明:新密地图全图高清版 来源于谷歌电子地图查询结果。我们建设新密旅游地图主要是为了方便旅游者查询地图,站长特意用新密地图高清版大图更新改编,以更加快的速度展现出来,大家最想的那个新密地图全图页面。如果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联系新密旅游地图高清版!【QQ1844838059】

最新文章

·新密市、区、县、村各级地图浏览
·新密市市区中心街道地图
·地形地图
·旅游地图
·卫星地图

新密地图全图

  • 郑州地图全图
  • 中原区地图全图
  • 新密地图全图
  • 新郑地图全图
  • 登封地图全图
  • 二七区地图全图
  • 管城区地图全图
  • 金水区地图全图
  • 上街区地图全图
  • 邙山区地图全图
  • 中牟县地图全图
  • 巩义地图全图
  • 荥阳地图全图
  • 开封地图全图
  • 龙亭区地图全图
  • 兰考县地图全图
  • 顺河区地图全图
  • 鼓楼区地图全图
  • 南关区地图全图
  • 郊区地图全图
  • 杞县地图全图
  • 通许县地图全图
  • 尉氏县地图全图
  • 开封县地图全图
  • 洛阳地图全图
  • 老城区地图全图
  • 嵩县地图全图
  • 汝阳县地图全图
  • 宜阳县地图全图
  • 洛宁县地图全图
  • 伊川县地图全图
  • 偃师地图全图
  • 西工区地图全图
  • 廛河区地图全图
  • 涧西区地图全图
  • 吉利区地图全图
  • 洛龙区地图全图
  • 孟津县地图全图
  • 新安县地图全图
  • 栾川县地图全图
  • 平顶山地图全图
  • 汝州地图全图
  • 卫东区地图全图
  • 石龙区地图全图
  • 湛河区地图全图
  • 宝丰县地图全图
  • 叶县地图全图
  • 鲁山县地图全图
  • 郏县地图全图
  • 舞钢地图全图
  • 安阳地图全图
  • 文峰区地图全图
  • 北关区地图全图
  • 殷都区地图全图
  • 龙安区地图全图
  • 安阳县地图全图
  • 汤阴县地图全图
  • 滑县地图全图
  • 内黄县地图全图
  • 林州地图全图
  • 鹤壁地图全图
  • 鹤山区地图全图
  • 山城区地图全图
  • 淇滨区地图全图
  • 浚县地图全图
  • 淇县地图全图
  • 新乡地图全图
  • 红旗区地图全图
  • 长垣县地图全图
  • 卫辉地图全图
  • 辉县地图全图
  • 卫滨区地图全图
  • 凤泉区地图全图
  • 牧野区地图全图
  • 新乡县地图全图
  • 获嘉县地图全图
  • 原阳县地图全图
  • 延津县地图全图
  • 封丘县地图全图
  • 焦作地图全图
  • 解放区地图全图
  • 沁阳地图全图
  • 孟州地图全图
  • 中站区地图全图
  • 马村区地图全图
  • 山阳区地图全图
  • 修武县地图全图
  • 博爱县地图全图
  • 武陟县地图全图
  • 温县地图全图
  • 济源地图全图
  • 濮阳地图全图
  • 华龙区地图全图
  • 清丰县地图全图
  • 南乐县地图全图
  • 范县地图全图
  • 台前县地图全图
  • 濮阳县地图全图
  • 许昌地图全图
  • 魏都区地图全图
  • 许昌县地图全图
  • 鄢陵县地图全图
  • 襄城县地图全图
  • 禹州地图全图
  • 长葛地图全图
  • 漯河地图全图
  • 源汇区地图全图
  • 郾城区地图全图
  • 召陵区地图全图
  • 舞阳县地图全图
  • 临颍县地图全图
  • 三门峡地图全图
  • 湖滨区地图全图
  • 渑池县地图全图
  • 陕县地图全图
  • 卢氏县地图全图
  • 义马地图全图
  • 灵宝地图全图
  • 南阳地图全图
  • 宛城区地图全图
  • 唐河县地图全图
  • 新野县地图全图
  • 桐柏县地图全图
  • 邓州地图全图
  • 卧龙区地图全图
  • 南召县地图全图
  • 方城县地图全图
  • 西峡县地图全图
  • 镇平县地图全图
  • 内乡县地图全图
  • 淅川县地图全图
  • 社旗县地图全图
  • 商丘地图全图
  • 梁园区地图全图
  • 睢阳区地图全图
  • 民权县地图全图
  • 睢县地图全图
  • 宁陵县地图全图
  • 柘城县地图全图
  • 虞城县地图全图
  • 夏邑县地图全图
  • 永城地图全图
  • 信阳地图全图
  • 师河区地图全图
  • 息县地图全图
  • 平桥区地图全图
  • 罗山县地图全图
  • 光山县地图全图
  • 新县地图全图
  • 商城县地图全图
  • 固始县地图全图
  • 潢川县地图全图
  • 淮滨县地图全图
  • 周口地图全图
  • 川汇区地图全图
  • 项城地图全图
  • 扶沟县地图全图
  • 西华县地图全图
  • 商水县地图全图
  • 沈丘县地图全图
  • 郸城县地图全图
  • 淮阳县地图全图
  • 太康县地图全图
  • 鹿邑县地图全图
  • 驻马店地图全图
  • 驿城区地图全图
  • 新蔡县地图全图
  • 西平县地图全图
  • 上蔡县地图全图
  • 平舆县地图全图
  • 正阳县地图全图
  • 确山县地图全图
  • 泌阳县地图全图
  • 汝南县地图全图
  • 遂平县地图全图

友情链接

新密地图全图高清版|加入收藏|打印地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www.kmguol.com